首页>党建报道

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:红色引擎驱动海上枫桥 党建引领共筑和谐渔区
来源: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:2025-04-09 阅读次数: 字体:[ ]


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,为解决海上作业衍生的各类矛盾纠纷,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坚持将“党建引领、群众主体、三治融合”的“枫桥经验”贯彻于海洋渔业执法监管和渔民权益保障服务全过程,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海上矛盾纠纷化解深度融合的新路径,为维护海上安全稳定、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
党建融合促和谐,凝心聚力护渔区

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积极探索“党建+调解”工作模式,在南通市水域执法“六方会谈”党建联建共建的基础上,组织协调各涉海部门、渔民党组织开展“碧海红帆 护渔安澜”“党徽映江海 兴渔潮头兵”等品牌的联建共建,凝聚各方合力。

微信图片_20250415101127.jpg

一是推动组建海上调解队。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海上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优势,推动组建政治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、群众威信高、成员来源广泛的海上调解队伍。如在启东定置作业集中区成立“江海红帆”工作组、在海安组建“海上法律明白人”队伍,依托中国渔政32541、32542等执法船艇建立海上移动党建阵地和服务平台,筑牢海上红色阵地。

二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。积极组织一线党员与渔民结对,紧紧围绕“海上建组织,海上强队伍,海上解民忧”的工作要求帮助解决渔民实际问题,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。如在如东、启东鳗苗生产期间桁场矛盾纠纷较多渔区,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向前端延伸,由党员与相关渔船结对,将渔民群众出海期间所需、所急、所盼第一时间解决,打通服务保障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0415101137.png

三是开设海上调解课堂。组织党员调解员深入渔村、渔港,宣讲法律法规,普及调解知识,提高渔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。今年2月,在海门开设“发挥渔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助力海洋渔业发展”的冬训微党课,50余名渔民参加,鼓励和引导渔民党员坚定信仰、勇于担当、团结协作,为海洋渔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部门联动化矛盾,调解服务上渔船

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按照“小事不出船、大事不出港、矛盾不上交”原则,主动加强与海防、海警等部门的沟通协调,建立健全海上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机制。

微信图片_20250415101151.png

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。加强部门联动,及时互通海上矛盾纠纷信息,做到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。通过市水域联合执法“六方会谈”机制,多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交流,定期召开党建和业务交流会,持续加强联动配合,不断完善矛盾调处机制,凝聚部门合力。

二是建立联合调解机制。对重大疑难复杂的海上矛盾纠纷,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调解,形成化解合力。如在海安设立“民情码头”议事室,与南京海事法院涉渔一站式解纷中心海安站联署办公,为渔民们提供一个处理问题的好去处、协商民情的好平台。

微信图片_20250415101155.jpg

三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。对突发性海上矛盾纠纷,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及时妥善处置。搭建24小时纠纷响应平台,将风险隐患、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在船头、港口。今年在鳗苗生产旺季,已开展渔民(船)纠纷联合调解23起,案值金额68万元。在海安、如东已调处涉渔纠纷12起,有效维护了渔区的和谐稳定。

下一步,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将深化党建引领海上矛盾纠纷化解,逐步提高渔民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作业、依法维权的意识,将“枫桥经验”从陆地延伸至海洋,让法治的阳光惠及每一位渔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