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党建报道

市人社局:党建引领“风帆满” “就业启航”踏征程
来源: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:2025-03-07 阅读次数: 字体:[ ]


江海潮涌处,党旗猎猎红,2025年“春风行动”,市人社局创新构建“党建+就业服务”生态链,通过“铸心、润心、凝心、匠心”四维共振,让就业服务既有“党旗红”的鲜明底色,更添“民生暖”的温情注脚,谱写出新时代就业惠民的动人乐章。

铸心领航,精绘用工“导航图”

市人社局以“经纬交织”工作法,精心编织就业服务网络,14支党员先锋队化身“红色侦察兵”,为115家重点企业架起一座座“连心桥”,通过“望闻问切”四诊法——望生产现场、闻企业心声、问用工需求、切发展脉搏,建立“红黄蓝”用工预警机制,如同为劳动力市场装上“智慧心电图”,实现岗位供给与人才流动同频共振。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精准度,春节前就启动“春江水暖”专项行动,针对全市1.2万家重点企业开展用工需求调查,动态排摸企业用工缺工情况,绘制6大产业集群用工需求“岗位热力图”,为精准招工、人岗匹配奠定坚实基础。今年“春风行动”期间,携手200多家优质企业,3.2万个就业岗位,远赴陕西、山西、云南等8个省份开展招聘活动,达成初步就业意向近3000人,掀起了一场跨区域人力资源引进的热潮。

微信图片_20250307152908.png

润心纾困,浇灌惠企“及时雨”

为了让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,市人社局通过构建“红纽带”政策输送体系,将求职创业补贴、扩岗补贴、稳岗返还、技能提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精心打包成“民生礼盒”。人社系统党员干部主动化身“政策快递员”,积极开展“春雨行动”专项服务,通过大数据比对、“免申即享”等方式,绘制出“政策导航图”,详细标注各项政策的适用对象、申请条件、办理流程等信息,企业只需按“导航图”指引,就能轻松了解和申请办理,实现补贴申领从“企业跑腿”到“数据代跑”的转变,提高政策兑现效率。此外,在枫叶小镇奥特莱斯、万达广场等商圈楼宇创新设立“红色政策驿站”,犹如在城市脉络中嵌入“民生芯片”,确保政策红利“秒达”市场主体。为帮助求职者离岗位信息“更近一点”,市人社部门将就业服务半径扩展至群众“家门口”。今年以来,已累计发放就业宣传资料1.57万份,指导街道乡镇举办招聘会52场,提供就业岗位1.97万个,有效把商圈“流量”转化为就业“留量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0307152923.png

凝心赋能,织密就业“服务网”

为满足不同求职者的需求,市人社部门构建“云端+地网”双轨服务体系。线上,开发“精准服务中心”“就业直通车”“快就业零工服务”等平台,设置“人社党员”服务专区,求职者只需在平台上输入求职意向、专业技能等信息,系统通过智能算法,快速为其匹配合适岗位,如同网上购物一样便捷。线下,在城市重要区域植入就业“微细胞”,11个省市级零工市场、230个零工驿站和80个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,犹如城市的“就业灯塔”和街头巷尾的求职招聘“红色便利店”,让求职者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求职服务。此外,还创新开展“职场体验官”“岗位真人秀”等沉浸式网络直播招聘活动,企业通过直播展示企业环境和文化,求职者直观与招聘人员实时互动了解意向岗位,打破时空限制,让求职就业“触屏可及”。今年以来,全市共计举办150余场招聘活动,4000余家次用人单位参与,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,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近1.8万人。同时,30场新春直播带岗活动吸引224家次用人单位走进直播间,累计观看人数达76.18万人次。

微信图片_20250307152927.png

匠心通衢,架设劳务“高速路”

市人社局致力打造跨区域劳务协作“红色共同体”,与中西部12个重点劳务输出基地结成“就业联盟”,通过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为劳务协作搭建广阔平台,近三年来发放劳务基地建设运行费补贴109万元。为让务工人员便捷来通就业,专门成立人社专班与劳务输出基地密切沟通,了解来通务工人员需求和困难,提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。每年“春风行动”都采取从“家门到厂门”服务模式,全程铺设来通务工“红色地毯”,提供“五星级”就业服务,今年以来,全市已组织超730名劳动者踏上从家门到车门进厂门的温馨之旅。此外,还建立“候鸟人才”跟踪机制,对季节性来通务工人员进行跟踪服务,定期回访,提供职业发展建议,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南通的温暖和关怀。随着一辆辆“就业直通车”的频繁往返,南通与中西部省份共同演绎着“山海情”升级版——从“劳务协作”到“产才融合”,从“就业增收”到“安居乐业”,南通正以跨省招工为桥梁,书写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新篇章,共绘合作共赢的壮丽画卷。

微信图片_20250307152931.png

下一步,市人社局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,在党建引领下,紧握“四心”金钥匙,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变化不断调整策略,创新就业服务模式,提升就业服务质量,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坚实桥梁,推动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