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 言
好作风激扬精气神,激发新活力。2月5日,市委、市政府召开全市“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”和“营商环境提升年”动员大会,动员全市上下以“好上加好、优上提优”的标准,“干字当头、干出精彩”的导向,持续营造一流发展生态。全市各地各部门迅速传达会议精神,第一时间动员部署,持续抓作风、优环境、促发展,展现出提速竞跑争春早、铆足干劲开新局的勃发新气象。
市中级人民法院
2月28日下午,市中院联合崇川法院,走进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、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,以“抓实作风强担当 提升效能促发展”为主题,举办市中院2025年第一期“支部书记讲坛”。
活动中,市中院刘坤院长为全体党员讲授作风建设专题党课,他强调:要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现实意义。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先导性和保障性工程,通过好的司法作风、优的法治环境,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要牢牢把握作风建设的主攻方向。聚焦党性修养,大兴理论学习之风;聚焦理念更新,大兴解放思想之风;聚焦境界格局,大兴担当尽责之风;聚焦精神状态,大兴狠抓落实之风。要全面增强作风建设的实际效能。坚持两手抓两促进,把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在靠前服务大局、提升质效水平、增强司法公信上。
本次讲坛是市中院2025年举办的第一期支部书记讲坛,也是自开始举办以来的第24期。市中院聚焦建强党员队伍、锻造优良作风、培树“机关先锋”,在“支部书记讲坛”这一平台上,支部“第一书记”、支部书记、党员干警比奉献、显担当、讲心得、谈体会,通过“书记讲给书记听、书记做给书记看、书记跟着书记学”,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。
市委宣传部
2月28日,市委宣传部举行部机关“通宣学习汇”启动仪式暨月度集中学习日活动。
“通宣学习汇”是部机关党委贯彻落实部长室提出的建设“学习示范型机关”的部署要求,聚焦党员队伍素质提升打造的机关学习品牌,主要以月度集中学习日、周学习活动日为载体,以理论我领学、业务大家学、好书推荐学等“三学三课三心”为主要形式,通过全面实施全员月度集中学习计划、中青年综合素养提升计划、理论实践互鉴赋能计划,以“贯穿式学习、渗透式领悟、研究式工作、创新式思维”的学习工作法,教育引导部机关全体党员全面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,全力当好“强富美高”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坚定行动派和实干家。
活动邀请了市委研究室主任姜海军作了题为《关于调查研究的体会与思考》的专题报告,从“调查研究的分类、调查研究的程序与方法,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”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调研报告撰写的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,教育引导部机关全体党员学以致用,运用调查研究把学习成果落实到推动事业发展上。
市生态环境局
近期,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响应市委、市政府号召,全面贯彻落实全市“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”和“营商环境提升年”动员大会精神,以过硬的作风、有力的措施、务实的担当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擦亮南通绿色发展鲜明底色。
谋定而动“明方向”。市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会,将全市“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”和“营商环境提升年”动员大会精神,融入全年治污攻坚、环境执法、环评服务等具体工作中。结合工作实际,制定出台《南通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“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”活动实施方案》,形成机关作风建设负面典型问题清单及工作要求,明确重点任务、工作要求,确保“三强三促”活动取得实效。
躬身实干“惠民生”。以作风建设为抓手,出台《关于强化生态环境信访办理的实施意见》,进一步明晰职能单位信访受理的具体要求,实行疑难信访事项提级办理,激活矛盾纠纷化解“加速度”。1-2月,完成环保为民项目17个,做到“小事情、暖民心、大作为”,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“急难愁盼”生态环境问题。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,今年2月获得中央大气、水污染防治资金1.0987亿元。
柔性执法“不打扰”。完善非现场监管执法平台“五全”管理功能,实施“执法工单制管理”“扫码入企”,开展联合检查,确保非现场执法数占执法总数的50%以上,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。落实《关于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方式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开展服务经营主体大走访、环保接待日等活动,1-2月份,走访“白名单”企业34家,帮助解决问题14个;对35家企业开展“体检”,下发指导意见书18份,提出指导意见26条;落实行政处罚案件轻罚免罚制度,办理轻罚免罚案件40余件、金额360余万。
服务发展“高质量”。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改革,强化环境要素保障,深入推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、环评与排污许可“两证审批合一”,规范审批要求,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流程。今年以来,先后正式批复蓝配套码头、优嘉、中铁四局等10余个重大项目。印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(试行)》,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后评价管理,降低企业行政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