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牢固树立强作风、优素质的“风向标”,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、保障性、长期性工程抓紧抓实,促进登记队伍正气充盈、活力激发、能力突出,切实以一流的作风当好登记为民的“服务员”,为营商环境优化、便民惠企服务等工作提供坚强保障。
一、加强教育,提升作风素质的“硬实力”
一是以上率下带作风。发挥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“头雁效应”,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强党性、提素质、强作风的良好风气,切实用身教作示范,用言教促管理,当好过硬作风的示范者,勤政为民的带头人。中心制定了《中心主任会议议事规则》《中心党支部议事规则》《中心工作规则》等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,把权力清单细化、量化、透明化,使权力在规则的笼子里规范运行,做到决策程序化、规范化、民主化和科学化,提升了议事质量效率,促进了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。按照省厅“四个一批”先进典型树培标准,深入挖掘、树立模范作用好、能力素质强、作风纪律优、创新动力足等先进典型,树立“学先进、赶先进、当先进”的风向标,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。
二是业务培训提素质。建立“大培训”“小培训”“送出去”“请进来”等全链条培养模式,进一步完善了干部职工知识结构,充盈了能力素质的“蓄水池”。2023年初,紧扣“作风”和“素质”这两个关键词,组织全员开展了涉及党建、业务、法律、心理等内容的综合培训,充分汲取在登记实践中急需的知识,促使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全面提升。区分人员、专业、岗位,举办形式多样、按需定制的“小培训”,如,新入职员工“育苗”新训、业务骨干“壮苗”集训、参赛选手“选苗”特训,用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的方式,做足有用功、学成真本领,补齐能力素质上的“短板”,提升培训的精准度和有效性。为充分挖掘自身潜力,从今年3月起,聚焦作风和素质“双提升”专项行动,每月“选一道课题、定一个授课人、出一期专刊”,由中心各部门负责人授课,促进教学相长、经验共享,优势互补、共同进步。6月20日,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通教学实践基地,开展人才联合培养、课题专项研究、毕业生实践等方面的合作,为中心进行高水平不动产登记课题研究提供新的智力支持。
三是警示教育敲警钟。紧扣廉“证”苏小登和“先锋自然”建设目标,一以贯之扎实开展“党风廉政教育月”“算好廉政账”活动,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南通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,由党支部书记上廉政党课,观看警示教育片,对近年来发生的不动产登记系统案件案例进行深入剖析,真正以案为鉴、以案明纪、警钟长鸣,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把好行为的“方向盘”,系好廉洁的“安全带”。
二、建章立制,筑牢作风保障的“防火墙”
一是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,全面梳理完善制度。锲而不舍强化制度建设,切实扎紧扎密制度的笼子,为中心高质量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制定了涉及党建、业务、采购、财务、议事规则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80多个并汇编成册。职工人手一本制度汇编,使之成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,任何一个岗位、任何一个业务都能从中查到规范,提升了法规制度的“能见度”,起到避坑防滑功效。为提升制度的生命力,因时、因需、因势修订完善制度,今年3月起全面梳理中心成立以来的各项制度,对综合管理、业务规范、窗口服务、党风廉政等方面38项制度提出了新建、修订意见。针对不动产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,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加强不动产登记保密工作管理,对全员在不动产登记业务系统的中的操作权限进行“过筛式”排查审核,做到“一岗一权限”“离岗收权限”“换岗换权限”,切实堵住信息安全管理漏洞。
二是签订作风建设承诺书,压紧压实各级责任。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纪律要求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根据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要求,班子成员和科室分别签订了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》,对领导干部“第一责任人”和“一岗双责”的责任内容进行明确分工、任务细化,着力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,实现责任清单项目化“全覆盖”。为保证把作风建设压力传导到位、思想认识到位、令行禁止交底到位,组织全员签订了《作风常态化建设承诺书》,使干部职工“知其所为、知其所不为”,牢牢拧紧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和廉政纪律这对弦,促进依法依规登记、热情高效服务的行为自觉。
三是出台便民惠企政策包,作风孕育便民实效。把群众是否得到真实惠,是否真满意,作为检验作风常态化建设成效的试金石。2022年,二手房“半日领证”+水电气过户联办、土地首次登记“一码关联”“缴费完税零时差零材料发证”等2项创新举措入选“万事好通”营商环境提升年典型案例(全市共30个)。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评价保持全省领先,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得到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点名表扬,获评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“十佳”案例,入选“南通这十年”成就展。作风建设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工作第3次入选全省不动产登记十件有影响事件。2022年,中心被评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。2023年,为检验作风常态化建设和便民惠企实效,开展“我们做,群众评”采访活动,拓展了群众监督渠道,更加紧密联系群众。2023年5月,《不动产登记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南通实践》在《自然资源部咨询中心专家建议》(2023年第17期)刊登,转发全国系统推介。
三、三位一体,打出检查监督的“组合拳”
一是细化监督措施,做事无巨细的“细心人”。进一步深化窗口监督检查制度,出台了深化窗口监督检查制度,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带班值班、窗口工作日巡查、引入社会力量监督的“三位一体”监督制度,起到互相补充,堵塞漏洞的效能。实行巡查事项全覆盖,包括窗口秩序、业务质量、工作作风、出勤情况、廉政情况、群众意见等内容。坚持“查纠一体”,不仅细致入微地履行“查”的责任,还严肃认真地行使“纠”的职能,发现窗口存在的倾向性、苗头性问题立即指出,当场监督整改。为避免自我监督存在盲区,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,聘请专业人员担任不动产登记行风监督员。行风监督员通过录音录像、电话咨询、模拟办事的方式,检验窗口工作作风、工作纪律、服务质量,推动窗口作风建设和能力素质双提升。
二是严格监督执纪,做监督管理的“铁面人”。以查找不动产登记“六不准”问题为重点,严格执行江苏省厅不动产登记负面清单,充分发挥制度优势,聚合监督力量,构建涵盖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完整监督链条。通过多样化监督手段,强化制度执行,确保各项工作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。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处窗口大厅,坚持与窗口人员共同作息,时刻掌握大厅态势、工作进程,切实起到落实领导“第一责任”、把好窗口服务“第一关口”、守住矛盾纠纷化解“第一时间”的作用。成立由分管领导带领监察室主任和中层干部的3人巡查小组,利用半天时间对三处窗口大厅及后台综合部门进行全面巡查。实行巡查结果通报制,把巡查结果和问题整改情况按时向中心主任室报告,并在中心范围内通报。充分运用巡查结果,把巡查结果作为季度和年度考核、评优评先、职务职级晋升等重要依据,并严格奖惩,充分运用考核“指挥棒”激励和倒逼作风建设提升。
三是定期质量检查,做登记质量的“监护人”。服务形象是作风的外在体现,登记质量则是作风的内在彰显。中心以严明的工作作风,精益求精的精神,锲而不舍推进质量建设,把每一个登记件办成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“铁打件”。以《民法典》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》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》为依据,细化咨询、受理、审核、发证、查询等各个环节操作规程,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。设立质检部门,安排专人负责登记质量检查,建立了质量通报、过错追责等配套制度,力求“有则改之、无则加勉”。中心成立至今,实现了行政诉讼“零败诉”、行政复议“全维持”、答复信访“全满意”、政务热线“零投诉”。